董明珠的“创客说”是种“冷思考”


来源:

0 浏览 评论

 

 

7月30日,由中国政府网和中国网络电视台联合主办、国家14个部委联合指导的《发现双创之星》大型主题系列活动在安徽合肥举行。在活动的“创客说”环节,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针对创业创新本质的一番冷静而又理性的思考,无疑为无数创客们消除了思想误区,指明了人生航向。

“中国有十几亿人口,绝大多数人不是靠自己去开公司实现梦想,而是在不同的岗位上成就自己。”没有高文凭,没有高能力,创新创业能成功吗?“创业导师”董明珠说,只要你把岗位工作做到极致,给别人带来了方便,你就是成功的,“只要你用心去做,你就能成为一个最好的创业者,也会有更多的智慧运用在创新的实践当中,得到社会认可。”

众所周知,目前,全社会已经形成了创业创新的热潮,不少心怀梦想的人蠢蠢欲动,一些人已经辞职,单枪匹马、义无反顾地加入到创业大军当中。

可以肯定的是,关于创业创新的整体社会氛围是向上的,但不容忽视的是,浮躁和肤浅也与这股浪潮相伴而生:全民创业的概念被爆炒,“仿制无罪”、噱头“吸金”、“技术上的拿来主义”等等甚嚣尘上,“创客”中真正能够沉下心来,踏踏实实打造产品、完善服务的人与整个队伍的长度相比,显得还是很单薄、短浅。

同时,当不少人在创业创新浪潮里热火朝天,高歌猛进之时,也恰恰是最容易忽视社会风险、最容易麻痹大意、最容易盲目乐观的时候。在众声喧哗中,董明珠的这一番话无疑是炎热夏季里的一杯凉茶,它不是用来给豪情万丈的创客们泼冷水的,而是及时、真诚地提醒创业者们“创业意味着什么”,也纠正了不少人对于创新创业的认知误区,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

 笔者以为,“创业导师”董明珠的这种“冷思考”,之所以能够一针见血,直击无数创业者的思想“死胡同”,实际上也正是来源于这位商界铁娘子多年来的丰富商战经验和她领军的行业领跑者——格力电器的企业创新创业实际。

“创业并不一定必须自立门户当老板。”《世界经理人》日前举办的首届“中国制造商创新力调查”显示,格力登上了“中国最具创新力制造商TOP 5”榜单。不少人都知道,在格力电器,无论是在创新意识、创新人才,还是在创新体系建设方面,都竭力鼓励创新,并且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全员创新”的文化氛围,建立了自主创新工程体系,因此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也正是这个“全员创新”创造了格力的传奇。

据了解,目前,格力组建了6个研究院,拥有8000多名技术研发人员,平均年龄29岁,这8000多名年轻人创造了15600多项专利,2014年平均每天诞生11项专利,创造了许多国家乃至于世界上独有的技术。可以说,每一个有志青年,都在格力这片热土上实现了自己的创新与创业梦想。

说到这,笔者认为有一点尤其值得反思,董明珠的“创客说”其实不光是对创客们有着指点迷津的作用,也应该引起国内不少企业领导者们的思考。格力之所以能够给每个有创新冲动的年轻人提供创新创业的舞台,成为家电行业创新人才的“黄埔军校”,是因为格力有着一整套自己的“选、育、用、留”人才培养体系,为员工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且尊才、爱才,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而这些,恰恰是不少企业所缺乏、缺位的,一部分人之所以要辞职,靠创业来实现自我,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不少单位缺乏类似于格力那样的适合年轻人的成长、成才舞台,不缺的是浮夸精神和投机心理。这企业文化的不健全和企业战略上的短视,根源于不少企业及其领导者的浮躁、急功近利,缺乏踏踏实实的“实干精神”。

从追随者到引领者,格力坚持的专业化发展道路是它之所以成为行业老大的原因。因此,不管是从普通的格力创客还是企业层面的格力电器来看,董明珠的“创客说”都有不少值得外界的一些创客和企业经营者借鉴的地方,能冷静地思考自己该干什么、能干什么,或许真的比随波逐流要多一些对于创新创业的敬畏和智慧。

 

 

 

 

相关阅读

网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