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随笔:股票市场的谬误性和反身性


来源:

0 浏览 评论

索罗斯的哲学理论有两个主要命题,一个是,在参与者有思维能力的前提下,参与者对世界的看法永远是局部的和扭曲的。这就是“谬误性”。另一个是,这些扭曲的观点可以影响参与者所处的环境,因为错误的看法会导致错误的行为。这就是“反身性”。

参与者试图认识情况,然后根据认知的结果试图去操控。但是根据索罗斯的哲学,认知功能不能提供足够的知识作为参与者决策的基础。同样,操纵功能可以对结果有影响,但不能决定结果是什么。换言之,结果有可能偏离参与者的意图。在意图和行动之间肯定会有偏离,行动和结果之间又会有进一步的偏离。这样就使我们对现实的理解和事件的实际发展过程都有了不确定的因素。

在现实世界中,参与者的思维不仅表现为陈述,也表现为各种形式的行为举止。这使反身性成了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其典型的表现形式是反馈环(feedback loops)。参与者的看法影响事件的发展,事件的发展又对参与者的看法产生影响。影响是连续的和循环的,形成环状。

索罗斯根据这个思路研究出了关于繁荣—哀退过程或称泡沫的理论。每个泡沫都有两个组成部分:现实中主导的内在趋势和对这个趋势的错误理解。当趋势与错误理解积极地彼此强化时,就引发了繁荣—哀退的过程。这一过程会在发展中受到负反馈的检验。如果趋势足够强大,能经得起检验,趋势和错误观念则会进一步相互强化。最终,市场预期变得与现实相差太远,致使人们被迫承认错误观念的存在。随之而来的是黄昏期,质疑声越来越大,更多的人失去信心,但是主导的趋势在惯性的作用下仍在继续。最后终于到了趋势的逆转点,然后它开始朝相反的方向自我强化。

最近几年的A股市场可以用索罗斯的理论框架来解释。

这轮从2012年年底(2012年12月创业板指数最低点为585点)开始的A股牛市,主导的趋势是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在国内的兴起,这个趋势是客观存在的,但对这个趋势的错误理解是任何公司只要它们有意愿向互联网转型发展,他们的股价就可以不受估值的约束。当趋势与错误理解积极地彼此强化时,泡沫就不断扩大。开始的时候人们说互联网公司不应该看市盈率,然后市销率也不用看,一个A股上市公司只要它说它想转型互联网,在任何事情都没有做以前,市值马上就可以飙升。随着讲故事的股票的股价的攀升,趋势和错误观念相互强化,似乎只要有故事,真的可以无视任何估值的约束,反过来又鼓励更多的公司为了股价上升去争先恐后去讲故事。

太阳底下无新事,类似的过程在2000年就曾经在纳斯达克市场为代表互联网泡沫期间上演过。最终,市场不断提高的乐观预期变得与现实相差太远,只能不断地用一个新的故事去代替旧的故事,例如有些A股公司的故事从手机游戏到影视到移动营销,哪个热门就往哪个方向转,但事实上没有一件是做成的。渐渐有一部分人开始发觉上市公司的故事从来没有兑现过,拐点在市场最乐观的时候正在悄悄到来,体现在一些十倍股明星股的股价在一派乐观的氛围下却不再上涨而是开始下跌。当到了趋势的逆转点,股价必然向相反的方向自我强化,原来上涨的速度越快,拐点过后下跌的速度也越猛烈。

作者:任文杰

相关阅读

网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