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空间有大乾坤:科学解读智能饭盒中的“营养小镇”


来源:

0 浏览 评论

为了响应和推广《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遏制中国式肥胖兼营养不良的现象恶化,中国营养联盟耗时2年拍摄完成中国首部营养健康科普动画片《营养小镇》。同时,在国家政策的指引和社会公益联盟的关注下,全球首款高科技营养瘦身的智能饭盒在中国问世。它从食物与营养发展的“数量保障、质量保障、营养改善”三个关键环节入手,将《营养小镇》中的场景运用到我们的一日三餐中来。

一、提供就餐前科学搭配建议

少吃点精白主食,每餐饭都要多样化。新纲要中,人均口粮降低369g/天,大概相当于平均每餐吃一小碗干饭再加1两点心。粮食的供能比下调到了50%,也就是说,一日三餐的内容要多样化,不能总以为吃了主食就有了一顿饭。现在很多人的饮食,早上吃点白粥,或者两片面包,或者几片饼干,中午吃个拉面或者盖饭,蔬菜非常少,甚至干脆吃点米饭米线凉皮之类小吃。

智能饭盒提供的饮食搭配在形式上千变万化,粗粮、蔬菜、豆类与精米细面搭配,口感和营养兼备。

二、用餐中进行热量、饭量监控

控制膳食能量(热量、卡路里、饭量),避免肥肉上身。在新《纲要》中,人均能量目标降到2200-2300千卡,这是因为工业化水平提高之后,重体力劳动者比例大幅度降低,居民体力活动太少,肥胖率太高,再供应过多能量不仅浪费资源,还加剧肥胖问题。在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新版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当中,能量标准的下调已成定局,轻体力活动者的人均能量约在2000千卡上下。

结合手机APP,智能饭盒精确计算饭菜卡路里、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还具有用餐过量提醒功能,确保每餐的膳食能量不过剩。

三、长期保持膳食营养均衡

1、适当少吃点肉。在新《纲要》中,过多的肉类没有带来幸福,而是带来更多的高血压心脏病和中风,并增加肠癌等多种癌症的风险。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国民平均每天只需吃50-75克肉。

2、多吃蔬果,主食之外的食品要保持一荤配三素的比例。膳食调查数据表明国人蔬菜摄入量并不过多,无需降低。按照新《纲要》的数据,水果每天至少164克。这是因为多吃蔬果有利于降低各种慢性疾病和很多癌症的风险。以素为主是中国人几千年来所适应的传统饮食模式。

3、增加奶类制品。新《纲要》中的奶类消费目标是每人每天99克牛奶。研究证实,在相当于每日300克牛奶的摄入量水平上,奶类摄入量在0-200克的范围内,有利于控制血压、预防中风、预防糖尿病、预防肥胖,并有效改善钙、维生素A、维生素B2不足等营养缺乏问题。

智能饭盒终身记录用户用餐记录作为营养瘦身依据,并不断提升和加强营养方案。

四、餐后质量评估

继续保持经常吃豆制品的习惯。新《纲要》中的大豆消费目标是每人每天35克黄豆,大概相当于较浓的豆浆两杯,或者水豆腐3两。豆制品不仅是植物蛋白质的来源,也是钙、镁、维生素E、膳食纤维和多种有利预防疾病的保健成分的来源。我国居民烹调油脂的食用量严重过量,每人每天超过60克烹调油的家庭比比皆是成为造成超重肥胖的重要原因。过多的油脂不仅升高甘油三酯,还增加糖尿病的危险。

智能饭盒餐后生成用餐质量报告,对饭菜中的营养成分、高油脂食物进行评分,进一步巩固使用者的健康饮食理念,帮助其保持轻盈体态。

未来的食物结构会变得更科学合理,食物质量也会不断提高。当然,全民膳食瘦身的目标是否能够实现,还要看相关部门的调控力度,加强营养教育和制定营养法规的承诺能否实现,以及每一个国民愿不愿意改变不合理的食物结构来促进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网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