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卖学籍 舆论口水战带来的口碑红利


来源:

0 浏览 评论

  因“10元甩卖学籍事件”而引发的舆论口水战,让该事件的主角—财神爷爷APP成为网民和行业人士关注的热点。截至目前,网上出现大面积与之相关的内容,如新闻报道、高校论坛火贴、人人网分享文章、微博话题等。网友对此评论也是褒贬不一。尽管该事件将财神爷爷APP带到了风口浪尖上,但是其并没有陷入负面争议泥潭中,反而成功地收获了口碑红利。

  在该事件中,不少网友持反对观点,他们认为:甩卖学籍事件是对大学价值的蔑视,此类行为的出现,严重损害了大学生的个人隐私权利,而理财APP借势学生的不当行为做推广,也应受到谴责。与之相反也有很多网民觉得此类行为并没有不妥,他们认为:理财app的出现,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理财意识,对高校学子来说是件好事情,产品运营商为了产品的知名度做努力也并没有错。

  网友争锋相对的正反观点与评论,使财神爷爷的关注度一路飙升,尽管舆论有好有坏,但对该产品本身来说,丰富的口碑红利收获,也是让人不禁莞尔。

  口碑红利带来的产品知名度

  引发10元甩卖学籍的源头正是财神爷爷近期针对大学生推出的“有钱就是爷”的活动,首次注册者只要下载注册就可有10元现金收益,并且邀请同学注册验证,双方也能获得相应现金奖励,被邀请者二次推荐,同样可获得奖励,这种类似传销的层级奖励模式,让APP本身就很具有争议性;而运营漏洞也被有心人利用敛财被曝光;再加上财神爷爷官方的迅速回应,才得以成就了这次的口碑红利。

  从2013年余额宝面世以来,类似财神爷爷这样的金融理财产品很多,但是能够有热议度却不多,大多数都是在快速迭代的理财产品中被淹没灭亡,知名度上不去,信任度想要上去就更不可能了,所以,理财APP运营商们每开发出一款理财产品都会想要做出一些动静,增加平台或者产品的知名度,吸引日渐庞大的用户量。而类似于“甩卖学籍”这样的事件也是时有发生,之所以没有被大众所知,是因为没有触动人们的敏感神经。大学生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预备军团,在多数人看来是纯洁的,不成熟的,当理财APP将营销人群对准大学生这行为本身就是有巨大争议的。加上APP本身具有一部分传销性质,就让产品的话题性更进一层,再加上有心人利用漏洞敛财,所以事件一经曝光人们首先的反应肯定是负面舆论比较多,就像16号贱卖事件曝光的当天,大量负面信息出现一样。当人们冷静下来后,正面的舆论就会出现。于是,当大家各执一词的时候冲突就出现了,当这种冲突出现后,理财APP的官方顺势推波助澜,控制一些意见领袖引导整体的舆论导向,三者相加,就会在段时间内形成一个井喷式的话题,从而利用事件的热度,炒热产品,形成口碑进行二次传播。最终扩大理财APP产品的知名度。

  口水战引发当代大学生自我道德修养审视

  互联网金融产品为吸引用户卖力推广本无可厚非,但在这次的事件中,一些大学生变成了买卖学籍信息的主角,学籍信息作为在校学生身份的证明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十元贱卖,如此行为也让人不禁唏嘘!

  另外,对于此次事件中大学生买卖学籍的行为,大学生本人的价值道德观是否也应得到相应的审视?大学生作为社会文化与建设事业的骨干力量,他们价值观的形成需要时间的磨练检验。这次通过财神爷爷甩卖学籍事件而引发了大学生自身价值的思考,对于学生本身而言也未尝不是件好事情。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是时代发展所需,而大学生如何利用这些理财产品也是对他们现实的考验。

  互联网金融行业在煞费苦心进行推广,获取客户注册量同时,也要注意客户量中形成的借贷方和出借方匹配度。如果客户前期只是为获得奖励而注册,后期也没有使用和投资行为,那么拥有这样大批量的客户也没有实际意义。理财平台获取客户,还是需要在产品的核心上下功夫。

  口碑红利引发的思考—打造当代白领及大学生理财神器肩负社会责任的良心企业

  随着互联网等移动智能应用设备的兴起,互联网金融也得到快速发展。而伴随着互联网发展成长起来的90后也顺应成为了互联网理财的主力军。与80后大学生所不同的是,银行活期存款已无法再吸引90后的目光。随着国民财富的不断增加,90后大学生的理财意识也比70、80后更加超前。伴随着互联网技术以及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互联网金融理财方式更加符合90后对新鲜事物尝试的兴趣。正如财神爷爷APP与传统理财不同,其创新的金融模式、有趣的设计风格、简单便捷的操作方式更加符合年轻一代的需求。优化的项目详情页,更清晰透明的保障方式,更方便的客服沟通渠道,也都使得理财变得更为简单。

 

相关阅读

网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