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音频市场明朗 “喜马拉雅现象”因何而生?


来源:

0 浏览 评论

经过上半年各家FM之间一番激烈的近身肉搏,移动音频市场竞争格局目前来看已渐趋明朗。速途研究院日前发布《2015年上半年移动电台市场分析报告》,指出当下国内移动电台总用户数突破3.5亿,其中喜马拉雅FM进一步扩大领先优势。

喜马拉雅FM连坐头把交椅

根据《2015年上半年移动电台市场分析报告》显示,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国内移动电台用户规模及市场规模连续两年实现成倍增长。

报告预计,2015年国内移动电台用户将达到3.5亿人,在移动网民中的渗透率将达到58.3%,同时市场规模将达到82500万元。速途研究院院长丁道师认为,随着智能汽车、智能家居等产品的发展,移动网络电台未来还有更为广阔的拓展空间。

 

 

而在各家移动电台的横向对比中,作为行业龙头的喜马拉雅FM在多项数据中均名列第一。其中尤为引人关注的是,喜马拉雅FM以8211万次下载量排名第一,并超过排名之后9家FM的下载量总和。

报告还指出,喜马拉雅FM在今年4月份完成B轮5000万美元融资,一举刷新了移动电台单轮融资个记录。此外,在用户美誉度、日均使用时长、内容丰富度等方面,喜马拉雅FM均大幅领先行业平均水平。

今年以来已有多家权威数据统计机构发布关于移动音频的行业报告。根据报告显示,喜马拉雅FM各项竞争力稳居行业第一。

权威第三方移动数据平台TalkingData在日前发布的《2015移动音乐应用行业报告》中指出,目前国内移动音乐应用用户规模达到8.6亿,在移动电台这一细分领域中,喜马拉雅FM以45%的行业覆盖率居同类应用首位。

而在今年早先的7月份,易观智库发布的《中国移动电台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5》同样显示,在用户启动频率和使用时长两项数据上,喜马拉雅FM均位列第一,且领先第二名50%以上。

“现象”因何而生?喜马拉雅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喜马拉雅FM已拥有超过2亿手机用户,2000万车载、穿戴、音响智能设备用户。丁道师认为,如今的市场容量仅需一两款音频APP即可,现在这好几十家音频APP公司肯定会迎来日后的淘汰机制。

对此,有分析人士称,例如专注UGC的荔枝FM,以及以媒体影响力见长的凤凰FM这类细分化平台,如果能始终坚持既定的战略方向,未来也会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但在综合类平台中,喜马拉雅FM已确立领先地位,弱肉强食的规则使强者愈强,其他平台翻盘的几率会越来越低。

目前喜马拉雅FM预估市值已超过30亿人民币。这意味着,这家创立于2012年8月的移动互联网企业,在短短3年内估值增长了整整200倍。考虑到音频本质上是一个轻度应用,3年内达到30亿估值足以成为一个行业现象,“喜马拉雅现象”因何而生?

上述分析人士认为,首先是因为喜马拉雅FM顺应了移动互联网,对音频进行了场景化再造。移动互联网催生了碎片化生活,做饭、健身、排队、乘公交等时间未能得到有效利用,而音频作为伴随性媒体能满足人们获取信息、娱乐放松的需求。

传统广播早已没落的背景下,喜马拉雅FM深入每个使用场景,成功对音频进行场景化再造,重拾声音的价值。据了解,目前喜马拉雅FM的用户每日平均收听时长达到95分钟,可见人们对于音频的需求量十分巨大。

其次,“喜马拉雅现象”的出现,得益于喜马拉雅FM对于强内容的社交化运作。

通过内容审核+认证主播的方式筛选优质节目,并与一线图书厂商和阅文集团等签署版权合作协议,喜马拉雅FM保证了强内容的输出。另一方面,喜马拉雅FM又是最具社交属性的网络FM,其在业内率先提出PUGC生态战略,草根主播可以通过平台孵化体系成长为声音大咖,而听众与主播的深入互动又催生了粉丝经济。

据了解,通过引入全球最大的中文数字阅读平台阅文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喜马拉雅FM在网络文学方面形成垄断性版权优势;此外通过与国内9家一线图书厂商的独家合作,喜马拉雅FM已拥有70%的有声书改编权。

那么,“喜马拉雅现象”如何才能实现持续爆发?喜马拉雅FM高级市场总监张永昶表示,强内容和社交化运作双管齐下,保证了极高的用户粘性,并催生一大批重度音频用户。未来,喜马拉雅FM将通过打造软硬结合的场景式生态链,实现跨越式增长。

行业观察人士称,通过对行业资源的高度掌控,及远超行业水准的用户粘性,未来1~2年内音频行业极有可能出现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作为一个现象级的创业企业,喜马拉雅FM已形成一定的竞争壁垒,更为重要的是,喜马拉雅FM对于移动音频应用的场景思维更符合用户的应用体验,这也是未来的产业方向。

网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