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信投米网:把你的朋友圈变成理财金库


来源:

0 浏览 评论

“互联网+”已是大势所趋,互联网金融正欣欣向荣。BAT这样的互联网巨头和传统金融机构分别实践了两条道路,BAT从互联网出发拥抱金融,传统金融机构则俯身对接互联网,可以说是走了“互联网+金融”和“金融+互联网”的不同路子。

那么,拿理财来看,以效率和效果分析,究竟是哪条道路更靠谱呢?

从余额宝、招财宝、百度钱包可以看出BAT的互联网金融实践逻辑:所谓互联网+金融,实质为通过社交、娱乐、电子商务、搜索等高频强需求圈定海量互联网用户,以用户数为基础,结合自身技术优势挖掘用户金融需求,但显然不像传统金融机构那样稳健缜密。传统金融机构做金融虽然专业,但此前主要服务的对象并不是最广大的个人用户,甚至已经离用户很远。也因此,发力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机构来说,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抢夺用户。

提到高频、强流量入口就不得不提社交,以腾讯发展来看,从QQ到微信,都是在短短几年之内聚集数亿用户,速度远超游戏和电子商务。从数据上看,APP打开次数和使用时间都表明,社交APP远超电子商务和新闻类APP。

微信的数据堪称恐怖,截止2015年第一季度末,微信每月活跃用户达5.49亿。微信用户中,55.2%的用户每天打开微信超过10次,25%的用户每天打开超过30次。接近一半活跃用户拥有超过100位微信好友,互动频率非常之高,用户粘性很大。40%的用户,微信消耗的流量占到全部手机流量的30%以上;其中近30%的用户,微信是手机上网使用流量最多的应用。

再看支付宝,根据支付宝发布的数据,目前支付宝钱包的活跃用户已经超过2.7亿。无论从活跃用户数还是用户黏性上看,支付宝都不如微信,但是在互联网金融方面,余额宝和招财宝的表现明显好于腾讯旗下的理财通。

不过,支付宝拥有超过4亿活跃用户,在支付领域原本就占据了非常大的优势,支付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被扭转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凭借微信带来的巨大流量,微信支付正在迅速攻城略地,蚕食支付宝的市场份额,理财通的交易额也随之水涨船高,最近已经突破了1500亿元大关。

数据说明一切,社交属性对于拉动互联网金融能够起到巨大作用。但是,社交也是互联网垄断最为严重的领域,PC时代QQ一统江山,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接过接力棒,基本没有其它对手生存空间。

弱势的社交平台嫁接互联网金融最典型的是“她理财”这样的细分型论坛,通过论坛聚集目标人群,再把论坛用户转变成理财用户。但问题是,细分论坛没有微信微博那么大的流量,目标用户虽然精准,但用户数提不上去,算上互联网金融领域普遍较低的转化率,实际成交量不会高。

好的社交平台是极其稀缺的资源,P2P网贷平台或者银行根本没有那个实力染指,就连阿里倾全公司之力推广的来往也成了弃子。这也并不是说互联网金融就不能享受移动社交爆发的红利,在自己没有造船能力的情况下,搭巨轮出海是个不错的选择。

目前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与社交的结合尝试已经很多,除了“一键呼叫一个亿”这种用营销手段引爆朋友圈外,还有结合更深入的,希冀通过与社交平台上的人际关系相结合,将社交中的人际关系转化成理财中的“类投资经理”关系,比如宜信旗下投米网打造的“蒲公英”。

“蒲公英”是投米网为用户打造的一款新型赚钱工具,用户邀好友赚收益,利用“蒲公英”将邀请注册的链接分享到微信朋友圈或其它社交工具上,每一次曝光所产生的新用户注册及交易,均算作发出链接的邀请者的推荐成果,并相应直接换算成奖金。

也就是说,当好友通过你分享的链接,注册并购买零投宝或其它理财产品,你本人就可以拿到无上限的奖励金额。“蒲公英”最大的优势在于,它是一款集分享、跟踪记录、自动计算奖金的现代化电子赚钱工具,用户只需要动一动手指尖,就能将最好的理财产品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圈,给朋友带来财富增值的同时,自己也能获取一定的推荐奖金,堪称懒人兼职赚钱“神器”。

这样的设计实际将所有人都变成了潜在的“理财经理”,所有的社会关系都可以变现和增值,实际效果远远超过普通的红包裂变。毕竟,普通的打车或外卖红包并不需要用户之前有强关系,很多用户的习惯是在常用群里随手丢红包。但理财优惠红包有其特殊性,因为理财存在风险,用户只有对平台非常有信心才会向朋友分享,而朋友也需要对分享人非常信任才会产生实际转化。要满足这样的要求,微博、陌陌等平台都做不到,只有微信这种熟人社交平台才可能实现。

投米网的“蒲公英”对微信社交关系进行了初步探索,未来必将产生其它类型的理财与社交结合方式,让我们拭目以待。

网罗天下